江川党建“组合拳”,打出发展新活力

党旗领航风帆劲

——江川农场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工作侧记

三月,料峭春寒尚未完全褪去,在江川农场农机大院里,党员农机手和技术人员正热火朝天地用扳手、螺丝刀等工具检修农机。“党员示范岗”的老陈一边忙着调试插秧机的零件,一边不忘给身边年轻人传授经验。大家各司其职、干劲十足,机器声、讨论声交织,凝聚着对丰收的期盼,也展现着党员的担当。

江川农场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和实效的党建工作亮点,为农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链上党建”

串起产业发展新希望

近年来,江川农场“链上党建”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并成立了“万亩田”“稻香浓”“循环绿”等特色党小组,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的“产、加、销”产业链条。

农机维修

“万亩田”党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党员宋民不仅带头采用新技术,还主动帮助其他种植户解决问题。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种植户的水稻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稻香浓”党小组则专注于稻米加工环节,党员们肩负着提升稻米加工品质与品牌影响力的重任。党小组组长耿仁杰是一位在稻米加工领域深耕数年的青年党员。在一次技术攻关中,农场计划推出一款高端稻米产品,他带领小组党员日夜攻关,不断调整设备参数,经过了无数次试验,最终成功推出了这款高端稻米产品,并迅速获得市场认可,进一步打响了江川农场稻米的品牌知名度。

“循环绿”党小组则致力于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他们积极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党员李洪是“循环绿”党小组的一员,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向种植户宣传绿色循环农业的理念和好处。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采用绿色种植方式,农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江川农场通过“链上党建”,让“产、加、销”产业链条得到有效整合,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室赋能”

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

近年来,江川农场依托书记工作室、文化工作室、法务工作室、模范工作室和职工工作室,打造了“五室赋能”一体化工作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学习了解农场优秀党组织发展历程

法务工作室是职工群众身边的“法律卫士”,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暖心驿站”。农场的两家种植户因土地流转问题产生激烈的矛盾。种植户老张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老李种植,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老李以土地肥力不足为由,想要降低流转费用,老张坚决不同意,双方为此争吵不断。法务工作室的党员郑奎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安抚双方的情绪,并仔细查阅双方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向双方进行详细解释。经过多次沟通和调解,最终达成和解。

模范工作室选树推介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挥榜样力量。党员燕振山是一位优秀的农业技术员,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被评为农场的劳动模范,在他的带领下,广大职工群众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书记工作室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头雁效应”。文化工作室也积极推进“以文兴企”战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职工工作室举办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棋牌赛和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生活。

江川农场的“五室赋能”一体化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工作室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网格管理”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今年年初,江川农场实施“一网、双线、三微”“123”网格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110”服务队作用,为职工群众纾难解困。“一网”确保管理全覆盖,“双线”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对接,“三微”则精准解决居民的微心愿、提供微服务、推动微治理。“党员110”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真正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志愿者清理小区积雪

1月15日,天刚破晓,在农场荷花小区内,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正手拿清雪工具,热情高涨地清理着小区门口和附近的积雪。“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清雪,我们这些老年人出门可太危险了!”家住荷花小区的王大爷紧紧拉着邹志军的手,满是感激地说。“王大爷,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是我们网格员的责任!只要大家出行方便、安全,我们辛苦点不算啥。”邹志军回应道。

农场各党支部通过网格化管理,致力于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让“小网格”托起精准服务“大民生”,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绣”出基层治理幸福图。

在网格管理的推动下,农场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共计194名党员干部通过“三微”管理模式走进“微网格”,在春种秋收、秸秆禁烧、扶困助弱和粮食销售等领域开展活动795次,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做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党建品牌”

凝聚企业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江川农场围绕“一节四地”党建工作思路,积极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丰富“好粮源自北大荒,江川稻米第一香”的企业理念,彰显“鲜米鲜尝,江川第一镰”的企业追求,让党建品牌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职工包粽子技能比赛

在“一节四地”党建工作思路的指引下,农场精心筹备并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稻米文化节活动。开镰节期间,来自各地的客商、游客和农场职工群众齐聚一堂。现场摆放着各种优质稻米吸引众人的目光,除产品展示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职工们以稻米文化为主题,生动展现了农场的发展历程和职工的精神风貌。此外,还举办农业技术交流论坛,邀请农业专家为种植户传授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提升稻米品质提供有力支持。

用好用活“党员110”红色教育基地,是江川农场党建品牌建设的又一大特色。教育基地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珍贵的实物展示以及生动的视频资料,全方位展示“党员110”服务队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果。同时,农场还开展“一旗五锋十星”评选活动。“勤廉带头之星”陈培林,始终坚守廉洁底线,在他负责的项目中,从未出现过任何违规违纪现象,赢得同事们的一致赞誉。“和美家园之星”王兴华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参与率超过80%,让社区充满和谐温馨的氛围。

在党建品牌建设的引领下,农场还发挥全国鲜米早上市集散地、农文商旅网红打卡地、“党员110”服务基地的作用,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热爱,为实现农场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