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里的年味与母爱

年,愈发临近。城市的大街小巷、年货集市,处处都弥漫着年的气息,映照着红红火火的日子。家家户户也都为新年忙碌起来。

贴春联、穿新衣、放鞭炮、吃年夜饭,几乎是每个家庭春节的传统,我家亦不例外。按照老家习俗,大年三十,母亲会蒸上一锅花馍,作为过年的仪式,寓意新的一年蒸蒸日上。母亲常说,有花馍才有年味,它象征着家庭的祥和与团圆 。

蒸花馍,得先制作花馍,这可是个纯手工活。说实在的,过了这么多个春节,我却从未有过做花馍的经历。今年,我索性跟着母亲学艺。

母亲讲,和面是第一道难关。要选好面粉的“标号”,这样揉面时面团才更筋道。除了加入适量酵母粉,还需适当添些食用油、牛奶和糖,这有助于面团发酵。只有如此,蒸出的花馍才会膨松多孔,富有韧性,表皮薄如绢丝,色泽白亮有光泽,口感绝佳,带着微微的麦香味。面团醒发一两个小时后,揉好的面团还得放在锅里进行二次醒发,时长约20分钟。否则,出锅后的花馍极易塌陷。

经过一系列揉面工序后,便正式进入制作花馍的环节。母亲说,既然叫花馍,就得突出“花”字。可这“花”,着实让我眼花缭乱。

面板上摆放着竹筷、汤勺、小剪刀等厨房用品,它们都是制作花馍的必备工具。母亲扯下一小块面团,搓成长条,再将其盘成一圈,用刷子刷上橄榄油,撒上绿色的抹茶粉。接着,她用手将最内圈的一块面拉长,通过揉、捏、揪、挑等手法,不断调整形状。而后捏出脑袋,用两粒黑芝麻点缀其中当作眼睛,转瞬之间,一个栩栩如生的小青蛇造型花馍就“诞生”了。

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母亲的手艺令我惊叹不已。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可在做花馍这件事上,领悟能力极强,许多样式一学就会 。

母亲说,今年是蛇年,小蛇花馍必不可少,得多做几个。

因做好的花馍不能放置太久,母亲加快了速度。她自如地运用小剪刀、筷子、勺子等工具,面团塑造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再搭配上红枣、葡萄干、红豆、杏仁等辅料 。

1个小时后,案板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馍,有桃子、小鱼、花朵、元宝等形状,多姿多彩、花样繁多、形态各异,每一个都活灵活现。

此刻,母亲仿佛化身为一位“艺术家”,令我由衷地敬佩。

母亲向我解释这些花馍的寓意:桃形花馍代表“健康长寿”,小鱼形状寓意“年年有余”,元宝形意味着“恭喜发财”,还有苹果形的,是祝愿家人一年平平安安。

母亲将这些花馍一一放入蒸锅。半小时后,香喷喷、热腾腾的花馍新鲜出炉,它们一个个白白胖胖,形态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都不忍心下口。若是有花馍裂开了口子,母亲便会立刻说:“瞧,馒头都笑了” 。

随后,母亲在所有花馍上点上一滴红色食用颜料,绘上一些吉祥图案,寓意鸿运当头。

母亲喜欢创新,为了让花馍更具营养,分别用南瓜、黑米面等单独和面,最后与白面粉和出的面团相互搭配,再配上玫瑰花。如此一来,花馍白中有黄、有黑、有粉色;黄中有黑、有白、有粉色,亦或是清一色瓜花馍、黑米面花馍。

母亲说,前几天她看了几个做花馍的美食视频,学会了几种新花样。她默不作声地实践着,只让我在一旁看着。大约半个小时后,一个三层的花馍呈现在我眼前,每层都类似玫瑰花样,每朵“花”里还放了一颗红枣。我惊呆了,这个花馍的制作太过复杂。母亲对这个造型喜爱有加,称它为“花开富贵”。

母亲做花馍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从清晨忙到夜晚,一锅接着一锅地蒸。花馍除了自家留用,剩下的都让子女们带回各自家中。因为旧俗里,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

吃着母亲做的花馍,一种幸福感在心底油然而生。这一口花馍,不只是乡愁的寄托,更是家的味道,饱含着母亲深深的爱 。(蔡罗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