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舌尖九江美食之七十一-- “中华老字号” 梁义隆的前世与今生

舌尖九江美食之七十一-- “中华老字号” 梁义隆的前世与今生

文:桂孝树

在九江这座浸润着江南水乡韵味、散发着古老文化气息的历史名城之中,“梁义隆” 的招牌宛如一颗永不落幕的星辰,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它作为九江首屈一指的 “中华老字号”,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承载着数之不尽的故事、深沉厚重的情感,以及九江人民对美食那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它不仅仅是一家售卖糕点的店铺,更是九江历史文化的生动载体,凝聚着几代人的珍贵记忆与深厚情感。每当人们提及梁义隆那闻名遐迩的桂花茶饼、香甜可口的桂花酥糖和独具风味的沙琪玛时,就仿佛轻轻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书中弥漫着岁月沉淀的芬芳,奏响着味蕾欢快跳跃的乐章。

一、前世:风雨兼程,铸就辉煌

1937 年,回民梁义德先生在江西庐山开启了他的糕点传奇之旅,创办了 “德义斋” 糕饼店,这便是梁义隆的雏形。彼时的庐山,恰似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众多国民党军政要员以及达官显贵纷至沓来。“德义斋” 糕饼店所制作的糕点,犹如一股清新的美食之风,以其独特的味道迅速席卷了这些人的味蕾。那糕点的香甜,犹如山间的清泉,在舌尖上流淌,让品尝过的人无不陶醉其中。这些身份显赫的顾客们纷纷慷慨解囊,将大包小包的糕点带回家中,作为品茶待客时的绝佳点心。一时间,“德义斋” 糕饼店声名远扬,生意如同春天的繁花般蓬勃发展,财源广进,资本也日益雄厚。

1940 年起,梁义德先生凭借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对糕点制作的执着热爱,在九江西园李家巷内独资开设了 “梁义隆” 食品店。“梁义隆” 就像一艘在美食海洋中破浪前行的巨轮,继续秉持着原有传统糕点的特色,坚守着对品质的严苛要求。在选料环节,“梁义隆” 如同一位严谨的艺术家挑选颜料一般,严格把控原料的质量,只选用上乘的食材。原料的标准由总店统一把握,配方如同家族的珍宝,由总店独家把持,加工质量也由总店统一验收。在这样全方位的精心管理下,“梁义隆” 加工出的糕点风味不断迈向精益求精的境界。

每逢年节,“梁义隆” 店内就像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顾客们熙熙攘攘,伙计们在店内穿梭忙碌,如同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师傅们更是日夜加班,忙得不可开交。当购者众多时,店内的热闹景象简直超乎想象,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售货员们甚至不得不在人头上接钱,这一独特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当年 “梁义隆” 生意兴隆的盛状,也从侧面反映出 “梁义隆” 糕点在人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

为了让 “梁义隆” 的中西糕点在质量和品种上更上一层楼,梁义德先生展现出了他的远见卓识。他不惜重金聘请了出身台湾籍的糕点名师林有福先生和出身广东的广式糕点师代天筹师傅。这两位师傅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分别统管中西糕点的质量关。林有福先生将他在台湾积累的糕点制作精髓融入其中,代天筹师傅则把广式糕点的独特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位师傅深受店主仁义厚待,心怀感激之情,他们越发干劲十足,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精心研制糕点。在他们的努力下,“梁义隆” 糕点的质量不断攀升,品种也日益丰富多样,如同春天的花园里百花齐放。

后来,梁义德先生的目光又投向了糖果制作领域。他重金聘请了印尼华侨邱师傅,邱师傅犹如一位身怀绝技的大侠,专门负责糖果加工。邱师傅在国外闯荡多年,他的足迹遍布各地,见多识广。在国外的经历让他学会了许多外国人制作糖果的先进方法。回国后,他宛如蛟龙入水,正好在 “梁义隆” 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邱师傅的精心指导下,“梁义隆” 的糖果制作工艺实现了质的飞跃,店里生产出了各种水果糖、多味糖等几十个品种,这些糖果色彩斑斓、口味独特,在九江的糖果市场上独树一帜,成为孩子们和甜食爱好者的心头好。

抗战胜利前后,蒋介石和宋美龄常住于庐山美庐。那段时期,美庐仿佛是一个重要事务的汇聚中心,几乎每天都有人前来汇报或是谈论重要事宜。宋美龄,这位注重礼仪的第一夫人,每当有客人来访,都会拿出糕点来招待他们。而在众多的糕点中,她常常点名要梁义隆的糕点。“梁义隆” 生产的一种酥糖,简直是美食中的珍品。它的口感香脆味甜,咬一口下去,酥香在口中瞬间散开,那美妙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这种酥糖更是宋美龄的最爱之物,每年夏天,当宋美龄来到庐山时,都会专门派专人去到山下定做好梁义隆的酥糖,再送到山上来。1946 年 8 月 5 日,蒋介石会晤美国代表马歇尔、司徒雷登时,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招待客人的茶点都指名要清真 “梁义隆” 所产。尤其是 “梁义隆” 的茶饼、酥糖,堪称一绝。那茶饼香酥可口,入口即化,淡淡的桂花香味在味蕾间弥漫开来,仿佛将整个秋天的桂花香气都融入其中;酥糖的香甜与酥脆相得益彰,吃后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 “梁义隆” 糕点的卓越品质,也使得 “梁义隆” 的名声更加响亮,成为当时社会上层人士喜爱的美食品牌。

然而,命运的轨迹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梁义隆” 的发展历程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解放前夕,出身回民的白崇禧,曾任国民党政府的国防部长,他到九江视察工作时,慕名来到 “梁义隆” 饼店。店内制作的茶饼、沙琪玛、酥糖等糕点让他赞不绝口。但随后,历史的风云变幻如同汹涌的波涛,给 “梁义隆” 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966 年,正值那场历史浩劫,老字号 “梁义隆” 未能幸免于难。招牌被无情地砸毁,家庭被查抄,店面也被查封。这一系列沉重的打击,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 “梁义隆” 这艘曾经辉煌的巨轮打入了黑暗的深渊,使其陷入了漫长而痛苦的沉寂之中。

二、今生:涅槃重生,坚持发展

随着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那段黑暗的岁月,历史浩劫终于结束,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拨乱反正的春风吹遍了大地。改革开放的浪潮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干涸已久的商业土壤,也吹醒了 “梁义隆” 的第二代传人梁启标先生。

梁启标先生就像一位肩负使命的勇士,为了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传统祖业,他勇敢地挑起了振兴 “梁义隆” 的重担。梁启标先生拥有一颗宽广的胸怀,他谦虚好学,深知传承家族技艺的重要性。他不仅完整地继承了父辈制作糕点的精湛技艺,而且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家之长。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大江南北、海内外的糕点制作技艺花园里汲取精华,将各种先进的制作技术融入到 “梁义隆” 糕点的制作中,使得 “梁义隆” 糕点越发润甜清秀、酥脆爽口、细腻纯正,宛如一颗在废墟中重生的明珠,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1989 年 12 月 26 日,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梁启标先生在九江市人民路以仅有的 50 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启了他重振 “梁义隆” 品牌的征程,开起了 “梁记饼店”。这家小小的饼店,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承载着梁启标先生对家族事业复兴的无限憧憬。新店开张后,梁启标先生深知品质是品牌的生命。他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制作工艺的改进上,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琢磨,力求做到最好。

在食材的选择上,他更是以近乎苛刻的标准严把质量关。“梁义隆” 糕点一直遵循伊斯兰教的饮食习惯进行制作,这一传统如同家族的信仰,从未改变。它保持着中式糕点那古老而传统的食品风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原料到成品,这一过程犹如一场漫长而复杂的艺术创作,要经过上百道工序。在这个过程中,周期长、环节多,原料之间的互联关系错综复杂,制作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可以完全量化的制作标准。这就要求制作者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对原料、水和气候等条件的运用全凭传承人的经验和那一双最敏感的双手去体会和把握。这一双双手,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技艺,也在每一块糕点中注入了独特的灵魂。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梁义隆” 如同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辉煌。2002 年,“梁义隆” 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荐为 “诚信产品”,并被授予诚信产品荣誉证书。这一荣誉,就像一颗闪亮的勋章,挂在了 “梁义隆” 的胸前,证明了它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和地位。同年 5 月,“梁义隆” 又被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全国饼店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饼店》。这一系列的荣誉,如同一个个坚实的脚印,见证了 “梁义隆” 在复兴之路上的稳步前行。

2003 年 2 月到 2006 年,“梁义隆” 商标相继两年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认定为 “江西省著名商标”。这一认定,标志着 “梁义隆” 在江西本地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成为了江西省内的知名品牌。

2006 年 10 月,“梁义隆” 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 “中华老字号”。这一殊荣,如同皇冠上的明珠,将 “梁义隆” 推向了全国乃至国际的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来自九江的传统糕点品牌。

如今,“梁义隆” 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的食品企业,它拥有多个店面,分布在九江的各个繁华地段,如同星星点点的灯火,照亮了九江的大街小巷。其食品生产厂房规模庞大,达数千平方米,员工众多,大家齐心协力为 “梁义隆” 的发展贡献力量。“梁义隆” 的糕点品种丰富多样,涵盖了两大系列 8 大类,多达 180 多个品种。其中,茶饼、酥糖、发饼、油茶这四大品种犹如四大金刚,是其拳头产品。

这些产品呈现出独有的中华老字号品牌特色与鲜明的 “清真” 特色,它们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传承着深远的伊斯兰文化。除了在九江本地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梁义隆” 的产品还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远销安徽、河南、山东、深圳、广东、北京、上海、宁夏、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印尼、新加坡等地。每一块糕点,都像是一位文化使者,将九江的美食文化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同时,为了宣传、保护中华老字号 “梁义隆” 的传统制作技艺,公司还在厂房楼的一楼精心设立了博艺馆。博艺馆内陈设着传统制作技艺作坊式生产设施、展示着生产流程等,就像一个小型的糕点制作历史博物馆。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糕点制作的魅力,了解到 “梁义隆” 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未来,多头并举,传承创新。

梁义隆作为九江首家 “中华老字号”,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坚实的道路。它宛如一座文化的灯塔,承载着九江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对美食的情感记忆,同时也像一艘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的帆船,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发展需求。

在传承方面,梁义隆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护者,坚守着传统的制作工艺。从原料的精心挑选开始,每一颗果仁、每一粒芝麻、每一勺糖蜜,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确保其品质上乘。

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无论是揉面的力度、馅料的调配,还是烤制的温度与时间,都严格遵循着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这种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坚守,就像守护着家族的珍宝,使得梁义隆的桂花茶饼、桂花酥糖和沙琪玛能够保持原汁原味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那些在梁义隆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们,他们就像是传承的火种,用自己的双手将技艺的火焰传递下去。他们的双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见证了梁义隆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无数九江人的美食记忆。每一道皱纹,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糕点制作的故事;每一个老茧,都是他们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见证。

然而,梁义隆并没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下,它积极地进行创新,如同一只勇于探索新领域的海燕。在包装上,梁义隆摒弃了传统的简易包装,采用了更加精美、时尚的设计。现代的礼盒包装不仅外观精美,色彩鲜艳,而且还融入了九江的文化元素,如庐山的山水图案、九江的古建筑等。这样的包装既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和携带,也提高了产品的档次,使其在礼品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变化和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开设了国潮点心店。这些国潮点心店就像一个个时尚的舞台,推出了许多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糕点,如酸奶芝士、女王卷、脆心麻薯、切块慕斯等。这些新糕点如同时尚的弄潮儿,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热烈喜爱。

在口味上,梁义隆也进行了一些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创新尝试。例如,在桂花茶饼中加入了一些新的配料,如坚果等。坚果的香脆与茶饼的酥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口感体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同时,梁义隆还利用现代的营销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梁义隆的美食如同插上了翅膀,可以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所品尝。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品尝到来自九江的传统美食。

梁义隆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九江人提供了美味的食品,更是成为了九江的一张文化名片。当外地游客来到九江时,他们总会被梁义隆的美食所吸引。在品尝这些美食的过程中,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到九江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风情。梁义隆就像是一位热情好客的文化使者,将九江的美食文化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每一块糕点,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文化容器,装满了九江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梁义隆的桂花茶饼、桂花酥糖和沙琪玛就像是三颗璀璨的星星,它们照亮了九江人的美食天空,也成为了九江人心中永恒的美味记忆。无论是过去的辉煌、现在的发展,还是未来的展望,梁义隆都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九江的美食文化。它将继续坚守传统制作工艺的初心,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方式,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些独特的美食,感受到九江这座城市的魅力。

岁月流转,梁义隆依然屹立在九江的街头巷尾,散发着那股独特的美食香气,等待着每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去品味、去感受。它是九江美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美食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它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它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如同长江之水,奔腾不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