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邢台非遗丨留垒酱菜制作技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留垒酱菜制作技艺

留垒酱园传承人辛宪春入缸腌菜

巍巍太行,平畴千里。留垒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县城东南,地处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属黑龙港流域,地势低洼,河道纵横,自东汉末年建村以来,已有2000多年,相传曹操大战袁绍官渡之战时,曹军在此屯兵筑垒,故名留垒。留垒河、滏阳河绕村而过,原滏阳河水运通达大名府和天津卫,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合二仙中的拾得高僧便是留垒村人。

留垒酱园传承人辛科制作香辛料包

留垒酱菜,俗称留垒老陈菜,选用留垒河畔红色粘土地上生长的绿色蔬菜制作而成,具有口感筋道,味香醇厚,久储不变质的特点。由于泡制考究,风味独特,早在明清时期就闻名朝野。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在南京食用后连声赞美,总统府曾指派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孔繁镕专程回留垒村老家采购。由于留垒老陈菜易于长期储存,一度成为抗日战争期间的我国战线常备军用物资。曾经来到留垒村传教的荷兰传教士们对老陈菜也是喜爱有加。现今留垒村的百岁老人都还在常年食用老陈菜。

留垒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正在研制配方

据清朝宣统年间《任县志》记载,留垒村近靠留垒河,因地势低洼,灾害很多,历史上流传一句谚语“留垒双逢头,十年九不收,收一收顶十秋。”这句谚语形象的描述了当时留垒村民因洪灾导致的苦难生活。为解决蔬菜储存难题,辛勤智慧的留垒村民将在收获年份里的蔬菜腌制起来,之后将腌好的菜晒干,再用腌菜老汤配以香辛料小火炖熟,然后晾干放入缸内储存。人们惊奇的发现,以此工艺制作的老陈菜几年时间都不会变坏,而且口感筋道,风味独特,并且存放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从那时起留垒村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灾荒年没有菜吃了。留垒老陈菜的制作技艺越流传越广,逐渐成为留垒河、滏阳河两岸家家户户必须要掌握的生活基本技能,深受群众喜爱。留垒老陈菜的诞生深刻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奋斗精神。同时这个制作过程顺应了时节气候变化,依靠自然顺势而为,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将大自然的馈赠变成人间美食,造福大众。

留垒酱菜制作工人正在配制酱菜调料

END

扫码关注我们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太行泉城、美丽邢台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