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招鲜,吃遍天。来来海鲜大排档的这两道菜百吃不厌

一招鲜,吃遍天。来来海鲜大排档的这两道菜百吃不厌

BY:小企9999

时下的“果壳社区”是个以餐饮为主的街区,脱胎于当年的禾祥东路美食街,因为整体规划和设计较为新潮,一度火爆,夜晚很是热闹,吸引着不少具有中高消费能力的年轻人群。不过随着经济形势起伏,有些位置已经改换好几次门头。但“来来海鲜大排档”稳稳占据路口的黄金位置,顾客盈门。

虽然还叫“大排档”,其实环境和服务比起当年刚开时,已经经历过多轮升级,按照酒楼标准横比完全有实力。凭着食材丰富,口味地道,服务和环境可圈可点,适合聚餐也适合招待外地朋友,一直拥有不少回头客。他家的包厢数和订座量总是很让同行羡慕。

一二楼的包厢还是老样子,简约风格。露台上的泡泡屋是带柜式空调的那种,足以抵消夏季高温。如果人多且喜欢露天,也可以要求服务员在露台组装大圆桌。

我认为,在厦门餐饮竞争如此激烈的地方,能开开好多年的餐厅都很牛掰。往往拥有实力很强的厨师团队,能出品足以长久吸引人的好菜品。毕竟菜好不好吃,才是餐馆安身立命之本。

我觉得蒜子呛小管可算来来从开店起至今从未踩雷的第一招牌菜。一招鲜,吃遍天。这道菜的基础首先是食材,非常新鲜的小管确保这种几乎原味烹饪的做法不掉价;其次这道回头客必点菜厨师们演练这招无数次,火候掌控相当精准。紫红色的鱿鱼皮受热收缩,让洁白紧致的鱿鱼肉更加凸显,铺在竹篱上的鱿鱼圈点缀黄椒和葱花点,卖相非常漂亮,又好看又好吃。

要是没有预算压力,展示多金气质最拉风的菜可点椒盐富贵虾。这种每条都跟女生手臂差不多粗细,喜欢秀的姑娘会很乐意撸起袖子跟它们来个比对式合影。吃一次可以秀很久!当然,吃得起这个也确实“富贵”,特意记录虾海鲜池价格,458/斤。

这种虾壳稍微厚点,高温油炸会让它们原本比较松软的肉质收紧一些,稍微费点劲剥壳后一口下去,吃起来口感更好满足感足以回报刚刚的付出,值了!

菜头粿拼醋肉,菜头粿是用萝卜汁调米浆蒸熟切块再炸,表皮酥脆,内在软嫩有特别的萝卜味儿;醋肉是用白醋腌肉裹粉炸的“酥肉”,酸冽的口味会让没吃过这种做法的人感到新奇。两者搭配,既可垫肚子,有适合下酒。

绣球菌一品汤:主料是龙骨,文蛤和绣球菌,上桌前点缀芹菜珠。汤色清透爽利,汤味清淡鲜美。

杂粮煮中鲍:用杂粮粥把鲍鱼片汆烫至熟,调较淡口的鲍汁味儿,勾薄芡,可以当做海鲜粥喝,鲍鱼肉嫩滑脆爽,吃起来很舒服。

如果预算够,点一只帝王蟹够做两道大菜。咖喱蟹的口味大家都熟悉,这里的咖喱偏泰国口味,黏稠浓郁凸显鲜甜,用来拌白米饭对戒减碳水的人会是严峻的考验。

蒜香扑鼻的避风塘炒蟹脚已经用剪刀开过边,直接上手剥,能掰出完整的蟹腿肉。上这样的大菜面子肯定是杠杠滴,至于口味嘛,反正就是鲜+香那么回事儿。

铁板焗老蛏,入夏后是吃各种贝类的好季节。繁殖期的贝壳大多肉厚汤足,铁板盐焗能够完整的呈现蛏子的本色本味,用手剥着吃也不至于弄的汤水淋漓,爱吃小海鲜的人们对这个恐怕比吃帝王蟹腿还来劲。

蒸东星斑:活鱼现杀,这种改刀方式虽然稍显支离,但是鱼肉厚薄均匀,各部位出品时肉质较为均匀,是厦门餐馆蒸鱼的最常见普遍形式。但是说老实话,闽菜师傅蒸的精准度比粤菜厨师,大体上好像容易出现稍微逊色一丢丢的感觉。

盐水呛鯃鱼,这种做法据说源自渔民船上简陋对付的家常菜,鱼获改刀垫姜片加热,靠鱼体内的水分导热,起锅前加一点点盐(海)水补充水汽顺便加温,出品干爽,鱼肉基本保持原生态。

杂菜煲:福建沿海的各种杂菜煲选料好像很随意,不过大体上会有些海鲜干货,再用三层肉煸出点荤油,耐煮的蔬菜挑几样,稍微炒过加汤焖软即可。从做法或配料上看,称之为素版佛跳墙或者闽南乱炖都没毛病。

在中国这样的饮食强国,请客吃饭从来都不是可以轻慢对待的问题。选对地方很重要,为了确保宾主尽欢,选择来来这样的热门排档就很靠谱,很保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