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钟薛高、茅台冰淇淋遇冷,雪糕重回平价时代

#冰淇淋重回5元时代##2元以下的雪糕回来了#……近日,多条有关冰淇淋或雪糕价格平价化的词条登上热搜。

搜狐美食走访北京多家商超、便利店后,发现雪糕、冰淇淋的定价逐渐回归理性,呈现“去头去尾,中间化”的趋势,价格多数在10元以下,其中3~5元一支的雪糕成为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走访发现,北京茅台冰淇淋旗舰店虽正常营业,但店内空空荡荡少人问津,此外,曾经风靡一时的“雪糕刺客们”,如钟薛高等品牌也渐渐淡出了市场。

高端品牌遇冷,3-6元雪糕成主流,为何会出现如此转变?中高端雪糕还能获得消费者青睐吗?

01

今夏平价雪糕成市场主流

前几天,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凭借一句“我就是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意外冲上了热搜。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钟薛高的存在感大大降低,许多商超便利店冰柜里都不见钟薛高的踪影。

犹记得前两年,雪糕界刮起了一阵“贵族风”,以钟薛高为代表的多款网红雪糕,以及例如茅台冰淇淋等高端冰淇淋备受追捧。打开社交平台,各种举着“高贵”雪糕的打卡照扑面而来,还有很多自媒体博主大搞贵价雪糕测评,狠狠地薅了一波流量。

但是,经历了“雪糕刺客”的舆论风波之后,曾经风光无限的高端雪糕品牌逐渐失去了市场的青睐。曾经高不可攀的钟薛高,线下零售渠道已经难觅踪影,老板林盛因为欠债开始直播卖红薯,在直播中,林盛还表示,钟薛高目前资金流非常紧张,由于现阶段工厂已停产,钟薛高的产品库存有限,再等新一批产品生产上市需要等20~30天。

而曾经卖到50块一盒的茅台冰淇淋,目前在多个城市的门店暂停营业,尝鲜的偶尔有,但回头客很少。

雪糕虽然是消暑佳品,但受经济下行影响,绝大多数消费者趋于理智,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相关业内人士向搜狐美食透露,今年的雪糕销售数据显示,3-6元的雪糕占据了销售主力,这一价位的产品因其适中的价格和可接受的品质,成为了市场的主流。搜狐美食在走访时发现,这些平价雪糕产品也常常参与促销活动,进一步吸引了消费者的购买。

可以说,经济环境的变动和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促使雪糕市场的主流消费趋势向性价比倾斜。即便是对于那些有能力消费高端产品的消费者,实用主义的购买心理也在逐渐上升。

02

高端冰淇淋卖不动了

事实上,随着经济周期变化,居民消费意愿在逐渐降低,雪糕价格走低的趋势在两年前就开始了。曾被称为“雪糕刺客”的钟薛高,更是从最高时的68元降到了10元。此外,茅台冰淇淋、哈根达斯、梦龙等品牌也纷纷放下身段,对消费者示好。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冰淇淋单价的接受度普遍在3-10元之间,占比为70.9%。《2022-2027年中国雪糕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网友对单个雪糕的接受价位大多在3-5元,占比为37%;其次是5-10元,占比为33.9%,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卷低价”似乎成了一条出路。

除了消费环境变化之外,雪糕价格变动背后还有冷饮市场的压货难周转的问题。综合多方消息,今年冷饮市场是相对困难且竞争激烈的一年,一方面是南方城市普遍进入夏季的速度比往年推后。搜狐美食搜索后发现,广州近两个月一直在下雨,可以说天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冰淇淋的销售。

而另一方面是各家的价格战非常激烈,不仅是各冰淇淋品牌自己在抖音、小红书上有直播和大促,二批三批的商家也早在3月份就开始上抖音,通过本地化运营加入到竞争中,在这种行情下冷饮市场的价格战达到顶峰,为此,新的终端和消费者对于新品牌也更谨慎,反而更多选择和路雪、雀巢、伊利、蒙牛、八喜这些传统冷饮品牌。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欠佳的天气加重了经销商们清库存的压力,低价促销成为了冰淇淋市场的常态,而各大品牌也不得不调整销售政策。因此,随着质价比消费成为趋势,不可避免地导致冰淇淋市场的高价产品动销缓慢。

03

中高端雪糕还能获得消费者青睐吗?

高价雪糕本无可厚非,它的出现本身是市场自然分化的结果。价格高意味着附加值更高,产品的品牌辨识度更强,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这都是护城河产品,很难说不心动。

不过目前来看,平价经典口味雪糕重归主流,是热潮过后消费者理性选择的结果。此前,无论是“雪糕刺客”的背刺,抑或是种种围绕质量的负面新闻,都让天价雪糕的滤镜彻底破碎。

面对市场的挑战,高端品牌开始寻求变革。茅台冰淇淋推出了更为亲民的“小巧支”,价格降至29元,试图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伊利旗下的高端品牌“须尽欢”也进行了价格调整,通过参与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活动,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卷低价也并非毫无风险。有媒体报道,2008年至2020年,雪糕生产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大约80%。当人们对市场价格的期待停留在过去,那么在成本上涨的今天,也可能意味着品质下降。综合相关媒体的报道,不少廉价品牌存在着商标纠纷、仿冒成本低、供应链能力弱等问题。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雪糕价格呈现阶梯化无可厚非,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预算自由选择,关键在于要能名副其实。

因此,尽管高端品牌目前遇冷,但它们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强品牌形象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更高追求,高端雪糕品牌若能调整策略,合理定价,并从口味、包装、材料等多方面打造差异化的产品,依然有机会重回市场的中心舞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