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刚刚!又一零售大佬扎堆入局开始卖“菜”

原标题:刚刚!又一零售大佬扎堆入局开始卖“菜”

全家悄悄试水开卖预制菜

预制菜的浪潮席卷到了便利店。

近日,在上海一家更新的全家便利店中,看到一组双开门的7层冷柜专为预制菜设立。

其中陈列着泰式咖喱鸡、黑椒牛肉面、三虾拌面、西冷牛排等预制菜产品。

它旁边是常规的饮料冷柜,与盒饭便当、三明治和饭团形成区隔。

这些预制菜如咖喱炒饭、鸡翅等产品分别来自正大和泰森等巨头,此外还有一家来自上海本土的有机餐饮品Green&Safe,以及本土老字号上海城隍庙旗下的预制菜品牌。

全家的预制菜冷柜(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牙韩翔)

咖喱炒饭、鸡翅等产品分别来自正大和泰森等巨头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牙韩翔)

据悉,全家自2021年底开始在预制菜方面开始测试,测试选取的门店以每个城市相对人流量大的住宅型商圈门店为主。

产品数量从最初的五六个SKU,发展到目前的即食、即热、即烹三个分类约五十个SKU。

不过,目前这样的预制菜冷柜由于仍处在测试阶段,全家没能披露带有预制菜门店的比例,以及预制菜在其系统销售的情况。

“门店原有鲜食更多的是满足用餐时间相对较短的上班族的需求,即‘到店(ready to eat)’的场景;而预制菜面对的需求则是当消费者时间相对充裕,希望吃得相对丰富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在家门口的便利店带一份预制菜回家,即‘到家(ready to cook)’场景。”

在选择标准上,知名品牌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品质与口感,同时考虑消费者在操作上的便利性。

全家增设这一品类的逻辑是,希望满足消费者“到家”的需求。

全家称,由于两类消费场景不同,并不会因为预制菜品而减少鲜食供应。

从目前的数据上来看,增设预制菜门店的鲜食销售并未因预制菜而产生变化。

一名日资便利店从业者分析,疫情期间顾客到店的需求下降,但门店成本却没有下降,彼时预制菜被各类销售渠道关注,便利店增加这一品类意在吸引到店顾客,相对于电商平台,家门口的便利店、超市中的预制菜购买起来更便利。

便利店确实是预制菜一个不错的销售渠道。

中信证券在关于预制菜研报中称,C端预制菜相比于B端进入门槛更低,渠道选择也更加多元化。

但预制菜企业的产品定位会限定渠道选择,不同渠道在消费者触达范围、放量速度、构建壁垒难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公司长期成长潜力及盈利能力。

据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在整个C端预制菜渠道,随着电商平台覆盖的预制菜品类不断拓宽,62.3%的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预制菜。

预制菜本身主打的是便利性,而便利店这样的销售渠道则可以在终端满足这种需求。

例如目前开设预制菜冰柜的这家全家位于上海地铁站交通大学出口处,该地段连接着徐家汇核心商业办公区与长宁区的居民区,可以满足全家对于“到家”思路的设想——人们下班走出地铁站之后,可以在全家选择预制菜产品,回家简单加工就解决了晚餐。

此外,从全家方面来看,预制菜则可以成为它的一个突破口。

便利店的净利润空间普遍较低,据毕马威中国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2年7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连锁便利店25.5%的毛利率当中,职工薪酬和房租成本占据了近60%,扣除各类费用后便利店净利率仅能达到1.4%的平均水平。

全家的预制菜冷柜(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牙韩翔)

在门店拓展上,全家最近两年也没能追赶上竞争对手罗森,还在2022年被7-Eleven反超。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2中国便利店TOP100》,全家2022年门店数量较上一年减少了236家至2666家。

这一数量目前与接近6000家的罗森相比差距较大,后者在最近几年以大区域加盟、区域授权等灵活加盟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扩张。

在扩张停滞的情况下,全家店还通过创新的服务形式、商品来获得更多的客源。

除了预制菜之外,全家在今年年初,利用销售优惠券的方式加大了本地生活服务力度——在官方抖音号用直播的方式“一日五餐”盒饭、三明治、饭团、咖啡等爆款产品以及全品类代金券。

希望通过抖音生活服务到店消费的模式,吸引用户到店核销时产生更多消费的连锁反应。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疫情放开,便利店、线下零售小店再次恢复客流。

与此同时,即时零售的增速开始放缓,便利店除了自身拓展、提升供应链和自有品牌能力之外,如何让不同门店尽可能地做到本地化、如何应对本地竞争对手包括零食折扣店的竞争,都是日资便利店需要面对的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