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义乌红糖飘香,每一代人的甜蜜记忆!

义乌红糖是浙江金华的传统特色产品,据相关文献记载,义乌种植糖蔗、加工红糖,始于清顺治年间,已有340多年历史。340多年前,时义乌佛堂燕里村人贾惟承(1604-1670年)客游闽越,习得种植糖蔗及制糖之法,回乡里推行,邑民享其美利,置庙祀。

义乌有着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夏季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最后所制作出来的红糖,其外形色泽嫩黄而略带青色,质地松软,散似细沙,纯净无渣,甘甜味鲜,清香可口。除了可以直接食用,红糖还可以用来制作红糖麻花。

1

墨汁当糖”的陈望道

1921年,义乌青年陈望道在老家苦竹塘的柴房里,翻译《共产党宣言》,常常深夜不眠。有一天,陈母给陈望道端来一碟红糖,一个剥好的粽子。粽子蘸红糖,也是义乌一俗。陈望道因太专注,将粽子蘸了墨汁吃了,以至满口黑墨。还对来看视的母亲说,粽子很甜。总书记将这一故事,称为“真理的味道”,并亲自讲给中央领导班子听,从而感动了亿万国人。

义乌红糖,中和酸苦,甘甜万物,传播美好,让每一次品味都将生活变得甜美和温润、悠久和绵长。

2

走南闯北“鸡毛换糖”

历史上,红糖曾带给义乌人希望。由于义乌土壤中沙土成分较多,粮食产量不高,无法自给自足,勤劳智慧的义乌人用这片土地上生长茂盛的糖梗,制作成红糖,之后挨家挨户去换成鸡毛。他们把这些换回来的鸡毛连同农作物一起种到土壤中,用鸡毛腐烂后的营养来保证农作物的收成。“鸡毛换糖”,不仅解决了义乌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历练了义乌人精明的经商头脑。

鸡毛换糖,土话称“鸡么话投”,即在从前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

鸡毛换糖的人又被称为敲糖帮。2015年热播上星剧《鸡毛飞上天》中,陈江河和骆玉珠起初就是以鸡毛换糖维持生计。

3

古法加工,熬制红糖

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榨糖水的工具是牛拉糖车,即木车牛力绞糖。两个硬木滚筒,直径约60公分,长约120公分,滚筒上端做成两个合缝的齿轮状,一根长长的杠杆,在牛的牵引下同时转动。糖蔗从两个木滚筒的中间间隙喂进去,随着滚筒的不断转动,压碎了糖梗,糖水就绞了出来,沿着水槽流入糖缸。义乌红糖制作技艺(木车牛力绞糖制作技艺)是以义乌本地所产的青皮糖梗为原料,用木车牛力绞取蔗水,用铁锅熬制红糖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如今已经是机械化的榨糖机榨糖,但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为“绞糖”。熬糖也叫“煎砂糖”。绞出的糖水,倒入锅中煎熬,才能变成红糖。这是一道制作红糖必经的工序,仍然保持传统的工艺制作。

制糖流程

义乌红糖采用电动机械榨汁与传统锅灶煎熬相结合的加工方法。锅灶为传统的“一”字型铁锅长灶,一般为9-11口,按口径从大到小排列。

1

压榨,土话称“渣投”,即蔗茎通过机械压榨榨取蔗汁。

2

过滤沉淀,土话称“滤缺雷”,意为“滤出来”即蔗汁经滤网过滤后流入池内暂存沉淀,去除蔗渣、泥沙等杂质。蔗汁要保持新鲜,存放时间在三小时内。

3

烧制(煮沸),土话称“涩滚雷”,意为“烧滚”即将蔗汁泵(倒)入锅内煮沸。

4

捞糖沫,土话称“勒投”,即抓住蔗汁刚煮沸时机捞除蔗蜡等杂质组成的浮沫。

5

熬糖,土话称“拗投”,即烧煮蒸发蔗汁中的水分,先快煮再慢熬,锅壁出现焦糖积炭时须及时清除。

6

舀糖,土话称“角缺雷”,意为舀出来,即掌握火候,当糖浆煎熬浓稠成熟时出锅,舀至木糖槽。

7

做糖,土话称“接捆”,意为结块,即将流质热糖浆在糖槽内摊晾冷凝,粉碎加工成成品红糖。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