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一些震碎三观的食物界真相。

啊啊啊!!!才发现自己被骗了那么多年!

最近才知道,原来这些看上去洋气的零食饮料,其实都是100%国货......不止是包装食品行业,很多美食真正的老家,和名字也完全不搭嘎。

今天就给大家来个大辟谣,看看你们都被骗多久了。

国货进口傻傻分不清

1. 你以为的进口,其实是100%国货

在食品“移民”事件中,被栽赃最多的是邻国日本:干净极简的设计和日文字符,不翻过来看背标真的会被骗......

比如这个豆の年华和万宝路豆乳威化饼干一个大大的“の”就直接把我震住了,没想到这是家万宝路(瑞士)实业公司,地址还在英国,而且每个产品都是委托不同地方生产商生产的,该不会是个皮包公司吧......

还有HOKKAIDO 北海道海盐牛乳味小圆饼,真实的注册地址是新乡县小冀镇青年路。

这家公司的另一款产品 妙呱呱奇福饼干,甚至感觉直接山寨了日本的野村小圆饼干。

北海牧场酸奶也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日本进口的牌子,结果背面公司地址在咱北京儿。

还有酸奶品牌 卡士,刚在便利店看到的时候以为是欧洲进口品牌,价格也比别的酸奶贵,没想到它是正宗国货,来自深圳,不过确实在菌种和饲料上都是进口的就是了......

Aji惊奇脆片饼干,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吃过,包装和名字看上去就特别不国产,但它其实是台湾30多年历史的品牌,2006年才到东莞成立公司生产。

2. 你以为的国货,其实是进口的

当然,也有的零食因为包装太朴实、价格太实惠,明明是进口货,却一直被误以为是国货。

最经典的案例便是 康元饼干。80年代, 深圳蛇口的小朋友最先吃到了康元提子饼干。它其实是正宗的新加坡零食,只是那时候才开始在中国设厂生产。

还有90年代小朋友渴望的高乐高可可粉,包装设计都特别本地化,许多国产家庭电视剧比如《家有儿女》中都有它的出现,但它确是货真价实的西班牙进口货,90年代才来天津设厂。

一直被误解的美食原产地

1. 国内地理乱码

上海老字号密布的淮海中路上,坐落着一家 哈尔滨食品厂。我有个东北朋友第一次来旅游,还想进去买点红肠,结果发现都是蝴蝶酥、杏仁排、西番尼......哈尔滨人哪吃这个?

其实呢,这家哈尔滨食品厂是上海的老字号点心店,创始人也不是哈尔滨人,而是山东人,取这名字只是为了纪念自己在哈尔滨打工的历史。

而在遥远的东北吉林鞍山,也有一家以上海命名的著名的熟食连锁店—— 上海信利熏腊店。

这次店里是真的有红肠卖了......当然,最著名的还是肉枣和枫叶肉,是许多鞍山人从小吃到的童年之光!

许多山西太原朋友饿了就会冲一包的 美味肉蓉面,其实是上海老字号冠生园出品。

据说海底捞太原的分店,会独家供应肉蓉面。而在上海朋友的记忆里,小时候爱吃的是更早的 益民肉蓉面,比冠生园的多一分浓郁的葱香味。

广东朋友熟悉的 龙口粉丝,居然来自山东,但不是产自龙口,然而隔壁的一个县市,叫招远。

更经典的地理乱码案例,不得不提安徽,中国小吃界的阿拉伯。

相信每一位河北打工人,都曾在下班后扒拉上一碗 安徽板面吧?

有人说安徽根本就没有板面。我考证了一下,发现渊源是皖北的太和板面。原本的板面中往往放的是羊肉,但移植到河北之后就变成了牛肉。

就像安徽板面在河北,安徽亳州鸭煲也悄然占领了德州。

对的,是德州扒鸡的那个德州,坐标山东,不是美国哈。

绝味鸭脖,在湖南以外的地方都写着湖南原味,而在湖南本地呢,写的却是武汉原味。仔细翻了翻,发现绝味是个长沙公司,武汉最早根本没有绝味……

外地杭帮菜绕不开的 西湖牛肉羹,其实杭州本地土著压根没听过这道菜。

噢,还有沈阳人爱吃的 抚顺麻辣拌,在抚 顺叫重庆麻辣拌:)

在北京很常见的 山东呛面馒头,山东人表示,他们小时候买到的都是老北京呛面馒头。😂

还有广州遍地的 潮州鱼蛋粉小吃店。问过潮州人,他们从来不用鱼蛋煮粉,甚至没有鱼蛋这个叫法……

2. 国外也彼此彼此

不光国内有各种产地乌龙,国外也一样。最无辜的大概是瑞士。很多人爱吃瑞士卷,基本上和瑞士没啥关系。

瑞士卷第一次有文字记录是1872年,出现在英国出版的一本旅游书《A Voyage from Southampton to Cape Town》里。也就是说早在1872之前,英国已经有瑞士卷这个名字了。起源于哪国, 目前仍无从考证,反正不是瑞士,很有可能是奥地利。

纵观欧美各国,其实都存在各种馅料的“瑞士卷”,也都有各自的叫法。因为归根到底,这也不过是海绵蛋糕卷而已。

德国叫“Biskuitrolle(海绵蛋糕卷)“,意大利叫“rollò(卷)”,法语叫“Roulade(卷)“,瑞士自己叫它“Biskuitroulade(也是海绵蛋糕卷的意思)“。

西班牙语地区就好玩多了,比如西班牙叫“brazo de gitano(吉普赛人的手臂)“,哥伦比亚叫“brazo de reina(女王的手臂)“,墨西哥则叫“nino envuelto(被包裹的孩子)......

瑞士再一次躺枪,是在香港:茶餐厅里的瑞士鸡翼、瑞士汁牛河,其实也不是瑞士产的啊啊啊!

这里的“瑞士”并非国名,而是一个错误的翻译。

瑞士鸡翼的主料其实就是酱油加糖,据说在早年香港的太平馆餐厅,一位外国食客吃完鸡翼后大赞“sweet”,结果老板英文不好听成了“swiss”,自此传开,瑞士汁就是相应的酱汁。

不过也不是所有名字里有瑞士的都是假的啦, 瑞士糖和瑞士莲巧克力,确实是瑞士的!

跟瑞士相反,葡萄牙则是隐姓埋名的美食大国。其实它才是许多食物的最早发源地,毕竟最早开始大航海嘛!

“抄袭”葡萄牙最多的要算日本,两国本来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却因为海洋联系在了一起。日本的 长崎蛋糕Castella、金平糖和天妇罗等都源自葡萄牙。

在长崎有一家最著名的蛋糕店,早期经营中国福建的大米和砂糖等,故取名“福砂屋”。后来葡萄牙人来到长崎,福砂屋最早学会制作这种用面粉、砂糖和鸡蛋制成的糕点。

还有旅行青蛙里出现过的 金平糖,五颜六色的小颗粒,糖体周围有碎小的疙瘩。15世纪室町时代末期,葡萄牙传教士将这种糖果带入日本,今天成为日本传统和果子之一。

其实日本原本是不产砂糖的,所以传统的金平糖是怡罗粉和糖水或糖酒水制作而成的,现在有时则用冰糖和小麦粉替代。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如今经常占据高端日料的 天妇罗,也来自16世纪葡萄牙传教士的引入......不得不说,传教士在美食界的地位真的不可小觑!

天妇罗的日本てんぷら源自葡语rápido,意思是“快一点”,当时是为了能快点吃上充饥的食品,所以使用油炸的方式,这原是葡萄牙人在大斋期吃的,因为禁吃肉所以用炸鱼替代。

1669年,京都的医师奥村久正在他所写的《食道记》中就提到了天妇罗,这大概是最早的记载。

除了日本,葡萄牙饮食文化影响最深的大概是我国的澳门。

一道 葡国鸡虽然名字中带“葡”,却是澳门名菜。略微东南亚风味的淡黄色酱料,清香的椰汁,搭配顶部拉丝的奶酪,中西合璧。

还有一道绕不过的经典小吃—— 葡式蛋挞,然而尽管是旧日的殖民地,澳门的葡挞却不是由葡萄牙人引进的,而是英国人。

1979年,英国人安德鲁来到澳门做起了工业药剂师等工作,顺便自己摸索着创业,10年后他开设了如今著名的安德鲁饼店。

刚开始只是单纯卖蛋糕、面包,后来考虑到在地葡萄牙人的需求,做出了自己的改良版葡挞,皮更酥,内陷用新鲜的鸡蛋、奶油和牛奶等,从此名声大噪!

p.s 安德鲁的老婆玛嘉烈也是葡挞史的重要人物,两人离婚后,玛嘉烈也开设了自己的玛嘉烈饼店,尝过的朋友有吃出来夫妻两的差异吗~

除了瑞士和葡萄牙,美食大国法国也躺枪不少。

比如经典的“西洋隔夜饭”——法式吐司。别看它叫法式吐司,听起来挺优雅的,据说创造者是叫Joseph French的英国人......

这么简单的配方早有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

在一本叫做《Apicius》的古罗马食谱中,法式吐司被叫做“Pan Dulcis”,罗马人会先把面包片浸在牛奶(有时加上鸡蛋)里,然后用植物油或者黄油煎至两面金黄,再配上蜂蜜食用。是不是和今天的版本很接近啦!

《Apicius》。食谱的英译本如今也已经问世。

说到法国,再插播一个冷知识 :在法国,所有炒饭都叫广州炒饭……扬州这次终于不背锅了。

巴黎街头的熟食店。中间后方的Rie Cantonais就是广州炒饭。

美国也是食物原产地冤案高发地。

虽然加州没有美国牛肉面,但 加州卷倒是真的诞生在加州的。 它是日本寿司师傅根据美国当地人口味做的改良。

最后讲一个你们大概都吃过的,新奥尔良烤翅。

直到出国才发现,美国新奥尔良的肯德基根本没有这道菜!只有国内的肯德基有!

当你 真正来到新奥尔良,会发现那里流行的风味叫做卡真(Cajun),它以辛辣为特色,一般有青椒、芹菜和洋葱三种基本原料……跟我们吃的完全是两回事。

还有人说,这里的“新奥尔良”其实指的是“新版的奥尔良”,即法国奥尔良地区烤鸡翅的改良版,但法餐厨师朋友也直摇头......新奥尔良至今是个谜啊!

看了这么多关于美食的冷知识,你混乱了吗?

文 | chalk hill

编辑 | eimo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