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面山茶制法客家传承人代表傅桂梅:用40年真情和匠心制好茶

原标题:梯面山茶制法客家传承人代表傅桂梅:用40年真情和匠心制好茶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面提到的“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山上种植的“茶”。

傅桂梅,地道的梯面镇五联村客家人,第五代山茶制法客家传承人代表。

她制作的茶,茶色乌黑,用烧开了的山泉水泡后,茶汤色泽金黄,茶中没有沉淀或混浮于茶水中的物质,哪怕茶具盛茶许久,其底一样清晰可见,清香扑鼻,数天,其色味不变,入口纯滑,饮后甘凉止渴。

今年50多岁的傅桂梅,自幼跟着父亲和其他村的姐妹们,上山采茶回来制茶,闻着茶香长大,在父辈影响下,耳濡目染的她,8岁开始,便在家里学习制茶。

出嫁后的傅桂梅,每逢清明节期间,总抽出时间回娘家,采茶制茶,这一晃,40多年过去了。

今年,傅桂梅和往年一样,在清明节期间回娘家采茶制茶。采茶制茶当天,傅桂梅500便起床,简单地吃了些早餐,她和家人们计划太阳出来的时候,在附近云雾缭绕的山上,采摘“老茶婆”树长出的嫩茶叶回来炒制。

传承人这个名号不好当。

为了锁住这口春日滋味,傅桂梅能有多拼?

顶着数百℃锅温,徒手炒茶,足以证明!

傅桂梅将早上采摘回来的新鲜茶叶,马上制茶......

素雅着装的她,坐在一个大铁锅旁,脖子上搭着一块毛巾,徒手不停来回翻炒茶叶,沁人的茶香扑鼻而来。

“这是制茶的一道工序。”

在制茶的间隙,傅桂梅回忆起她的茶人生。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山茶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代。

据旧县志记载,……清朝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花县城(花城)就有10多间茶庄,收购梯面茶叶供出口之用,于是茶叶成了清代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梯面茶叶经百步梯销往花县、销往世界各地,成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茶叶最大供应地之一……

梯面镇境内,丘陵起伏,峰峦叠嶂,土层深厚,山地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的山,相对其它地方的山,高海拔、云雾多、湿度大、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造就这里出好茶。

惊蛰开始,梯面地区几千亩老茶园的茶树,有了整个冬天的积蓄,得到最为蓬勃的释放,开始吐露春芽。

清明节前,正是芽叶细嫩饱满、鲜爽醇香之时,此时采摘的茶叶品质最好,由此诞生了“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清明至谷雨期间,择晴天上午10时前,采摘到的鲜芽,品质次之。

“采茶要注重茶叶的完整度和成熟度,即须摘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为制茶的最佳鲜叶原料。手工制茶非常讲究技巧,相同的茶叶,不同的手艺,能够炒出不同的品质。

作为山茶制作传承人,傅桂梅对山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超乎寻常的认真,每一道工序都循序渐进,耐心付出时间和汗水,用真情和“匠心”制好茶。

傅桂梅先祖传承下来的山茶制作工艺复杂,要经历鲜叶摊放、杀青、清风、揉捻、初干、整形提毫、摊凉、足火等数十多道工序加工完成,使茶具有“活、甘、清、香”的特质。

采摘明前嫩芽、杀青、揉捻、做形、提毫、干燥等,讲的是一气呵成;抓、抖、搭、压、甩……茶在傅桂梅手指间舞姿翩跹,历经阳光与火的淬炼。茶从一片树叶生出百态千姿、万般风味。

“手工制茶作为一项传统技艺,既有很强的观赏性,同时也是对茶历史、茶文化的有效传承。”数十年来,傅桂梅坚持手工制茶和技艺的传承,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意识到传承应不仅是保护,更要有未来。

近些年来,傅桂梅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同时积极授艺,身边的亲朋好友,愿意学传统制茶的,她都倾囊相授。

目前,跟她学制茶的都很多已出师。她的侄仔傅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傅桂梅表示,计划将弟弟的文昌山泉水罐装点作为宣传梯面客家茶文化的基地,把梯面山茶的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眼下,正是梯面山茶采摘制茶的最佳时期。想了解更多梯面山茶客家制作工艺和茶文化,可择一假期,约上三五好友,到梯面镇五联村文昌山泉水罐装点寻访茶,感受梯面客家人茶文化的魅力,感受茶叶在舌尖上释放的芬芳。

(摄影:张运强、何秀银、周洁萍)

编辑:一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